联系我们

    广东省湛江市陈式太极拳协会
    会长:陈小亮
    电话:0759-3331783
    13702876323、18948001783
    QQ群:24884509。微信公众号:zjtjq
    电子邮箱:zjstjq@163.com
    邮编:524022
    地址: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东园路16号-48幢708室

太极文化

太极人物

 
作者:未知   发布时间:2013-01-11 19:11:00

 陈发科(字福生)(1887~1957)

  陈氏十七世、太极拳第九代传人。自幼师承乃父延熙。他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,长期在北京教授拳术,使陈氏太极拳逐步走向社会,为社会所熟悉。在教学实践中,他传授的陈氏老架、大架太极拳一路(83式)、二路(71式),是当今流传于世的正宗的传统陈氏太极拳。因其为人忠厚,武德高尚,淡薄名利,讲求信义,深受京都武术界人士推崇,尊其为拳术大师“太极一人”。他一生授徒甚多,桃李遍于海内。其著名高徒有:沈家祯、顾留馨、洪均生、田秀臣、雷慕尼、冯志强、邓杰、李经梧、肖庆林等和其子女陈照旭、陈照奎、陈豫霞。1963年,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《陈氏太极拳》一书,便是由其第子沈家祯、顾留馨所著。其中一、二路太极拳式均根据他晚年拳式所定,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武术遗产。他是近代陈氏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,对发展和传播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。         

陈照奎(1928~1981)

  陈氏十八世、太极拳第十代传人,陈发科幼子。自幼随父学拳,精通陈氏太极拳拳理和擒拿术及各种技击法,善于精巧细腻的攻防技术。年轻时,他先在北京协助父亲教拳。六十年代初,为了继承父亲遗志,他毅然辞去北京第五建筑公司的工作,到上海体育馆教授太极拳。以后,他又先后在南京、北京、郑州、石家庄、焦作等全国各地巡回教拳20年。学员以数千人计。1972年陈照丕逝世后,他又应故乡乡亲之邀,于1973年、1974年两次回乡授拳数月。1977年到1980年期间,他曾三次在石家庄其徒马虹家中授拳,从而使陈氏太极拳在河北省扎根开花结果。1963年沈家祯、顾留馨所著《陈氏太极拳》一书出版时,他积极为之校订,并拍摄了其父所传拳架的大部分拳照。他毕生为普及陈氏太极拳呕心沥血,踏遍祖国大地,为太极拳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。

马虹(1927~)

  原名郭毓堃,河北深州市人。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。大学毕业后,长期从事教育、写作、编辑工作,积劳成疾,遂拜陈氏十八世、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陈照奎为师学习陈氏太极拳。几年后,身体健康,拳技大进,从而认识到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和技击价值,于是倾注全部心血刻苦实践,潜心研究。先后三次赴北京、两下河南随师习拳,并三次请师至石家庄家中居住授艺,尽得陈氏太极拳拳理、拳法之奥妙。
  马虹多次参加河北省和全国太极拳比赛、邀请赛,均取得优异成绩。同时,长期从事太极拳的学术研究和传播工作。在全国性武术学术会议和海内外武术刊物、报纸上,先后发表了30多篇论文。多次在全国各地及香港等地传授陈氏太极拳,并应邀到美国、马来西亚、意大利、加拿大、新西兰等国讲学传拳。直接传授学员近万人。1982年倡导成立了“陈氏太极拳”研究会,还创办了《陈氏太极拳研究》刊物。根据其师陈照奎授权时的记录整理出版了《陈氏太极拳体用图解》、《陈氏太极拳技击法》及其《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》、《陈氏太极拳拳照图谱》、等系列著作,录制了十集VCD太极拳教学光碟及四集推手、功力训练教学光碟,为普及、发展陈氏太极拳,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  马虹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武术协会副主席、石家庄市陈氏太极拳研究会理事长、河南省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组委会副秘书长、韩国陈氏太极拳《马虹拳法》研究会名誉会长。1994年被国际太极拳年会评委会评为中国当代13名太极大师之一。1988年从石家庄政协离休后,即专心致力于太极拳的继承、整理、研究和推广工作。

 

上一篇:太极拳
下一篇:陈式太极拳83式(一路拳)拳谱